6月3日,省農科院組織省農業農村廳、安徽農業大學、省種子管理站等單位有關專家,對作物所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“淮北平原麥-玉兩熟優質高產增效全程機械化技術集成與模式優化”課題和省農科院“小麥產業競爭力提升”項目核心示范區高產攻關田進行現場實產測評。地點位于渦陽試驗示范基地(楚店鎮后水波村張林森家庭農場),品種為優質強筋“渦麥9號”。實割測產面積4.267畝,毛重3472.0公斤,籽粒含水量11.38%,雜質0.5%,按13.0%標準含水量折算實收畝產824.70公斤。這一結果,是該基地繼2014年創造畝產771.8公斤單產記錄和2019年創造畝產815.6公斤高產典型之后,又一次刷新我省小麥單產記錄。
我院小麥栽培與耕作團隊在濉溪、蒙城、太和、渦陽等糧食主產縣設有穩定試驗示范基地,渦陽基地主要開展淮北地區小麥-玉米、小麥-大豆周年優質豐產高效技術集成示范,也是國家糧豐工程“十二五”“十三五”核心示范區,項目區此次刷新我省小麥單產記錄,實現產質同增,表明了我省優質小麥配套栽培技術日臻完善,充分展示了糧豐增效科技創新技術成果,對促進我省小麥產業競爭力提升及小麥-玉米兩熟優質高產增效將具有重要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