類別: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
發布時間:2013/01/03 16:28:51
關鍵詞:優質 豐產 抗病
聯系人:李澤福 夏加發 王安東 唐光勇 王元壘 嚴企松 蘇澤勝 劉禮
聯系電話:
適合區域:
收藏產權歸屬單位: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
審定時間:
審定號:2008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(科技進步類)二等獎 2009年度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
完成單位:安徽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
蕪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
六安市裕安區農業科學研究所
安徽華安種業有限公司
完成人員:李澤福 夏加發 王安東 唐光勇 王元壘 嚴企松 蘇澤勝 劉禮明
起止時間:1991—2007
獲獎情況:2008年度安徽省科學技術獎(科技進步類)二等獎
2009年度農業部中華農業科技獎三等獎
成果簡介:
針對生產上中秈稻優質品種缺乏、優質品種與優質化栽培不能配套的突出問題,在不斷引進、篩選優異種質資源和利用優良育種材料基礎上,運用秈粳亞種間遠緣雜種優勢的理論,通過秈粳亞種不同生態類型間的復合雜交、理想株型塑造、米質和產量同步篩選等方法,成功實現秈粳亞(亞)種雜種優勢在中秈優質米新品種改良上的應用,創新了水稻品質、產量和抗性遺傳改良的途徑和方法。育成了皖稻57、皖稻69、皖稻77、皖稻101、皖稻173和中秈2503等6個中秈品種,具有米質優、產量高和綜合抗性好等特點,已成為安徽省常規中秈主栽品種。開展品種優質豐產栽培技術研究,制訂了相關技術標準,實現了優質品種與優質化栽培技術相配套。